找到相关内容976篇,用时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批判与回应—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

    》承许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是胜义有,于胜义谛中有自性。如果有自所成的实体,就成了实有,胜义有。应成派以为,一切法唯名言中存在,所以唯名言成立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依他起自性;当不承认依他起性唯名言中存在与无...没有世间现见的一切,则我依世间也不说有世俗谛。如《颂》说:   如汝所计依他事,我不许有彼世俗。果故此等虽非有,我依世间说为有。断诸蕴入寂灭,诸阿罗汉皆非有。若于世间亦皆无,则我依世不说有。   ...

    海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577109.html
  • 佛教的智慧与儒家的明

    智慧。借助于这种空慧,他们就可以由三解脱门[15]而到达寂灭的彼岸,永离世间的轮回之苦。因为二乘之智的确可以为出离世间服务,可以灭除诸漏,可以了达诸法之总,所以被称为“出世间智”或“一切智”。拥有...既不住于生死与涅盘、又不离于生死与涅盘,离一切,立一切法。因此,要是没有它的存在,无上菩提的证得是根本不可能的。   就实而论,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实际上都属于出世间智的范畴,独立于出世间智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878312.html
  • 华严宗的思想及其教判

    根机较成熟者所施的教法,所以也叫做「熟教」。又此教已及大乘实相,所以也是「实教」。真如平等之「理」,与差别之「事」,入,理外无事,事外无理,说一切众生皆成正觉。此教与「始教」相对而言,故名「终教」...一切诸法,都从「真如」缘起。而真如之「理」,与万有之「事」,无碍熔融。《维摩》、《胜鬘》、《楞伽》、《起信》、《宝性》、《佛性》等经论属此。   *9相想俱绝宗: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顿教。「」是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478958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

    用鸠摩罗什译本中的最后一首偈语来概括:  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  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  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,如同梦幻、泡影、朝露、闪电,非实假有。《金刚经》认为:“凡所有,...决》呼应,某些论点,例如“修无念,离一切,”也属禅宗教理。杨富学先生说《大乘二十二问》是“有关禅宗的重要历史文献”。这里需要非凡强调的是《金刚旨赞》,这是昙旷撰两卷关于《金刚般若经》的注疏,敦煌...

    贺世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980791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1)

    无相。故名之为如。又真如者。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。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。若心外有法者。即非真实亦不如是。即为伪异相也。是故起信论言。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。离名字离心缘相。毕竟平等无有变异。不可...差别之性故。能与诸法作体也。又性者体实不改义。以一切法皆以此心为体。诸法之自有生灭。故名虚妄。此心真实不改不灭。故名法性也。其余实际实相等无量名字不可具释。上来释名义竟。次出体状。所言体状者。就中复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2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法心外得建立故。又此心体本性具足寂用二义。为欲熏彼二义令显现故。何以故。以其非熏不显故。显何所用。谓自利利他故。有如是因缘故。依此心修止观也。问曰。何谓心体寂用二义。答曰。心体平等离一切。即是寂义。体具...道理能证于他。若能证他者。一切众生皆有净心。应悉自然除于妄念也。若言妄念前后自抑止。久久即息故名为证他者。为前止后为后止前若言前念止后念者。前在之时后识未生后若起时前念已谢不相逐及。云何能止。若言后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
  •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识通如来藏,随缘成立,具生灭不生灭。四、顿教中总不说法相,唯辩真性,亦无八识差别之一切所有唯是妄想,一切法宝唯是绝言,呵教劝离,毁相泯心,生心即妄,不生即佛,亦无佛无不佛,无生无不生,如净名(...另可参《探玄记》,如其云:「四顿教中,总不说法相,唯辩真性,亦无八识差别之一切所有唯是妄想,一切法实唯是绝言,呵教劝离,毁相泯心,生心即妄,不生即佛,亦无佛无不佛,无生无不生。」(大正35·116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4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口、意的转化,甚至一切的存在现象都因智慧而转变成智慧的身、语、意、功德(译者注)与事业。既然自我主体视一切存在皆为智慧本尊,一切无限量的相对客体自然便被视为佛陀的纯净之。金刚乘行者不会试图从世间出离或视世间法为魔幻,而只相信并安住在佛陀的智慧与净土中。以此方式,一切现象的转换便很自然地发生了。即便是修行者一时无法认知这样的方式,也仅是缺乏信念,或因过去生的残馀习气而无法相信清净本尊之的真实性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
  • 从“”到“象”

    不复有。因此,此瓶纯由意识虚妄构成。坚、白等相亦不属于物,因为坚、白等相皆因人而异,而皆无定相,坚、白等全都随识而现。准此而知,一切境相皆是识所现之。   境由识现,内识亦虚幻不实。所谓“识相,即...本体的确立建立在消解现象的实存前提上,所谓“实相无相”是也。按照佛学这个理路,熊氏在语体文本中更明白地指出:“可知在本体论上说,是要扫荡一切的。……就本体上说,是要空现象而后可见体……如果缘生一词,...

    贡华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886377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、禅者之影响

    洪州禅说“不断不造,任运自在”之无拘无束的解脱境地,是在变化中体现出不变的谛理,如果达到了心空的境地,等于是及第而回归,做到了无为。以心空的角度观察一切万物,能于一切差别上不生爱憎,不起分别,平等对待,...,都与禅的宗旨违背。怀海弟子希运更进一步指出:“我此禅宗,从上相承以来,不曾教人求知求解”,禅僧应该是“绝学无为阂道人”,所以消除一切的执著、染心,泯灭所有的外景和知解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自由解脱...

    朴永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087052.html